●●●●●

“挑战杯”竞赛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10月30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贵州大学落幕。

本届“挑战杯”竞赛聚焦科技强国战略部署,搭建主体赛、“揭榜挂帅”专项赛、红色专项活动、“黑科技”展示活动有机组成的“1+1+2”赛事整体架构,全国2000多所高校、40余万作品、250多万学生参赛,上海共有48家高校、11406件作品、76818名学生参与本届竞赛。

11406件作品

50件作品入围终审决赛

11件作品被授予主体赛特等奖

上海外国语大学在本次大赛中荣获

国赛特等奖1项

国赛三等奖1项

取得我校参赛以来的最好成绩

首次!11406→50→11→上外!

获奖项目详情

- 特等奖 -

首次!11406→50→11→上外!

项目名称:“婴”地制宜:城市公共母婴室建设管理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一一基于上海市108处公共场所的调研

报送院系: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指导老师:徐谙律,张绍铎

项目负责人:谈诗琪

项目成员:陈扬,胡彦,蒋欣悦,潘思涵,汪承勉,朱若彤

项目简介:项目重点回答了“如何更好地解决城市公共母婴室建设与管理困境”这一问题。项目以元治理理论为研究框架,以上海为样本,通过问卷调研、多线访谈和实地考察等方法,挖掘出了当前公共母婴室建设与管理的6类痛难点,并针对政府、产权单位、民非组织三大母婴室建设管理主体,创新性地提出了"一心一元双维”母婴室建管服务的供给模型和11点优化路径。

获奖成员感悟:

谈诗琪:在目睹了大城市里某些公共场所因母婴设施缺乏而产生一系列隐患后,我们决定将视线聚焦于上海这类超大城市母婴室建管痛难点问题上来。在此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很多不易。当我们热情发出访谈、宣讲邀约时,却常常吃闭门羹;当寻求与母婴室产权单位达成合作共识时,项目组数次无功而返。为了推进每一个小项目落到实处,我们常常讨论到忘记了夜已深。在项目的落实过程中,指导老师徐老师、张老师经常与我们深度交流,为我们提供新思路,并帮助对接资源。此外,学校和学院也一直密切关注项目进度,帮助项目组突破瓶颈。

汪承勉:一年来,我们通过母婴室项目深入了解育儿家庭出行困境。我们走进商场、公园、地铁站的母婴室;同宝爸宝妈交流,倾听他们的苦恼。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屡屡面临毅力和耐性的考验,也产生过“问题解决不了”的想法。但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项目成员深入交流,尤其是许多宝爸宝妈在自媒体平台上给我们留言,鼓励我们做下去,项目最终得以完成。时至今日,每当我来到一处新的公共场所,都会习惯性地观察是否有母婴室,以及母婴室建设得如何、设备是否齐全、导视机制是否完善等。

陈扬:经历了本次“挑战杯”国赛的备赛、参赛全过程,我深刻地体会到一个项目从立项到落地需要团队每个成员参与,仅凭个人的单打独斗是难以前进的。尤其是指导老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了大量支持。无论是赛前各项比赛信息的传达,还是各个专家老师指导下的项目打磨、模拟答辩、布展物料的购置与寄送,又或是比赛过程中老师与工作人员的悉心照料与陪伴,都是项目取得理想成绩不可或缺的支持。在备赛过程中,我们也曾出现焦虑情绪。渐渐地,我们意识到,尽管越高级别的奖项总是越能引人遐想,但是项目组的阶段性成果恰恰源于放下对于奖项的“执念”,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上,而不是为比赛结果患得患失、陷入无谓的精神“内耗”。

- 三等奖 -

首次!11406→50→11→上外!

项目名称:以译记忆,Z说非遗:Z世代背景下中国非遗瑰宝如何绽放世界舞台?一一基于60个非遗译述作品的调研实践

报送院系:英语学院

指导老师:曹原,李秀秀,王雅婵

项目负责人:鲜琦

项目成员:邓澍来,余廖洁,孙如一,俞昊

项目简介:项目聚焦Z世代背景下非遗文化的传承传播,通过实地和线上调研,总结非遗文化国际传播的现状与困境,发现非遗文化国际传播在青年传播主体、文化内涵N维挖掘、“2x2”传播矩阵构、中外文化沟通与外译上存在问题,针对性提出“由内到外”两步走文化传播战略和“2+2”Z世代中国非遗国际传播模式。

获奖成员感悟:

鲜琦:从备赛“挑战杯”到顺利完赛,项目组历经千辛万苦,过五关斩六将,最终获得国赛三等奖的成绩,我感到非常开心!“记忆的味道”旨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内传播与国际化译述。三年间,项目围绕家乡年俗、红色文化、手工游艺、音乐舞蹈、二十四节气、非遗美食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社会实践,不仅助力了中华文化传承与保护,更是创作了近百份中华文化译述作品,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如此丰厚的成果背后,离不开前辈们的努力,更离不开学院和学校的鼎力支持。从最初曹老师牵头组织,再到尤心哲、高铭洁两位英院已毕业学姐主持开展,项目已形成成熟的运行模式,为项目组这次参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在备赛过程中,三位指导老师尽心尽力,甚至指导到深夜,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尽管“挑战杯”任务重、节奏快、战线长,但校团委的精心组织与安排,更是为所有参赛项目保驾护航。

最后,千言万语都化作一声感谢。感谢所有支持我们的同学、老师、学院和学校,还有所有支持本项目的文化从业者、爱好者们。无挑战,不青春!虽然比赛结束了,但“记忆的味道”还在继续!

俞昊:从“挑战杯”校赛到市赛再到国赛,这一路走来,我们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也收获了满满的惊喜与感动。项目组的成员是同学,是朋友,更是前进路上的“战友”,尤记得在学业与实习忙碌的间隙,在线上讨论中迸发思维火花的我们,记得持着耐心细心专心不断打磨项目的我们,记得市赛答辩前一晚备战到深夜的我们,多少个日日夜夜,我们一起携手走过;多少“雄关漫道”,我们一起跨越。

这一路,感念师恩,难忘同学情,也承蒙贵人相助。奉贤滚灯市级非遗传承人王正荣老师以及奉贤区柘林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的沈校长便是我的贵人。起初,我苦于不知如何能联系到王老师,几经辗转联系到奉贤区柘林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的沈校长,沈校长热心地为我们提供了王正荣老师的联系渠道。我们与王正荣老师因非遗结缘,因滚灯相识,在了解我们项目的构想后,从接受采访、录制文化微视频,到开展非遗手作体验工作坊,王老师对我们项目组的文化系列实践给予了大力支持。在给上外英院传统文化志愿服务队的感谢信中,王老师写道:“很高兴看到奉贤滚灯以一种广大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走进大家的视野,走上更广阔的传播平台……希望你们继续开展更多系列活动,传承非遗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今天,我们走到这里,实是来之不易。感谢最棒的项目组团队,感谢老师们的帮助与指导,感谢学院的大力支持,也感谢学校的组织参赛。无挑战,不青春。相信未来,我们会继续携着“挑战杯”之精神,以上外学子的蓬勃之姿,向着光奋力奔跑。

孙如一:“记忆的味道”项目自成立之初到现在已经历三年的打磨。在第三季中我作为队员在粤方言区承担视频剪辑的任务。此前,我其实从未真正剪辑过视频,但通过不断学习并与组长鲜琦仔细打磨,视频渐趋完美,我不仅精进了使用视频剪辑软件的技巧,也进一步锻炼了自己的沟通和执行能力。在第四季中,我担任了吴方言区的组长,深入调研上海松江区的非遗土布文化,见证了从选题分工到脚本撰写,从实地素材采集到文案撰写译介和微视频创作的各个环节,不仅进一步了解了吴地文化,而且与其他热爱传统文化的伙伴们共同续写了记忆中传统文化的故事与情怀。

能够将此项目与小组成员们一起带到“挑战杯”的舞台上,心中充满了激动与紧张。激动的是能够与更多的人分享我们三年来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与感想;紧张的是时间紧迫,如何将这么多内容在短时间内清晰详尽地呈现。在这里,我想真挚感谢与我们一起并肩作战的老师和同学们,因为你们我不再感到焦虑和紧张,而是在答辩中大胆地去展示去发言;感谢学院以及学校的大力支持,为我们排除万难,使我们充满了信心和底气!

邓澍来:如何让日渐模糊的文化记忆鲜活起来?这是我们项目的初心之一,也是每个作品创作过程中萦绕在我心头的问题。于是就有了小伙伴们选材时的头脑风暴、调研中锲而不舍的连环追问、文案一字一句的打磨斟酌、一个镜头一段配音的精心排布。也正是在反复查阅各类非遗文化的报道、文献时,在与传承人来来回回的问答间,在对作品细节的一轮轮设计中,我们迸发出源源不断的热情和灵感,从聆听者到讲述者,让非遗“记忆”从纸上、话语中、画面中走出来,走进更多人的心中。

余廖洁:从第三季到第四季,再到第五季;从志愿者到组长,再到项目核心成员;从“豫章红塔”到“千年窑火”,再到“南丰傩舞”,在“记忆的味道”的三年让我得以一品“千年的赣韵”,得以借机深入挖掘和记录家乡所在赣方言区宝贵的非遗文化,并为其传播推广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我也有幸参与到团队组建、方案策划、实践调研、成果发布的全过程。在指导老师和项目总负责人的带领下,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收获了宝贵的经验,非常感谢他们提供的支持和帮助!

●●●●●

无挑战,不青春!

*报送院系以项目负责人所在院系为准

首次!11406→50→11→上外!

来源|团委 党委宣传部

编辑|牟家慧 丁云祥 张怡凡

首次!11406→50→11→上外!

●●●●●

阅读上外多语种资讯,欢迎访问

http://global.shisu.edu.cn

标签:上外 节目表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