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足协职业俱乐部准入工作会上,中国足协副主席李毓毅公开表示,中国足协将通过5到10年的努力,把中超联赛打造成世界第六大职业足球联赛。同时,李毓毅表示,要通过狠抓赛风赛纪、提高比赛质量、加强观众参与和育人造星四大手段实现上述目标。此言一出,引发各界高度关注和热议。
红星新闻为此特别策划连续推出系列独家报道——“六大联赛借鉴启示录”,上期,我们独家专访鹿岛鹿角青训部长山崎勇次先生,从他讲述日本联赛一张球票的分档故事,看出J联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据公开报道显示目前中超仅有广州恒大,上海上港、河北华夏幸福等少数几支俱乐部提出过要新建专业足球场,真正付诸行动的更是少之又少,本期我们看看英超球队建球场的故事,看看中超的球队能否从中有所借鉴。
英超球场被认为是世界最专业的球场,面对英国寒冷多雨的天气,仍然能一年四季保持绿意盎然。上个世纪30年代,球场管理委员会(IOG)在英超成立。他们会定期对英国各个联赛的球场进行评估,然后从中挑选一个球场作为年度最佳球场。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了各个俱乐部建设球场的意愿,也吸引了不少国外球员来这里踢球。
更重要的是,商业头脑发达的英超人发现,一座顶级的球场带来的不仅仅是观看体验的提升,还能带来巨大的门票收入和赞助额的提升。这也使得英超球队不断地花费巨资修建自己的“家”。伦敦的三支英超劲旅阿森纳、西汉姆联和热刺近几年先后搬进了新主场,这三支球队恰好代表了不同的球场修建和租赁模式,有节衣缩食当“房奴”也要修建球场的,也有一口气签下99年租约的。
热刺·新白鹿巷模式
节衣缩食求来高回报
白鹿巷球场修建于1899年,球场最多能容纳36200人。随着球队战绩的提高,球场的容量显得有些不足。热刺高层决定在旧球场原址修建新白鹿巷球场(座位数:61500左右),修建时短期租借温布利球场。
新白鹿巷球场
花费巨大!建新球场耗时18年,花费10亿英镑
由于修建新球场耗资巨大,球场修建前期,俱乐部采取边修边用的模式,仍使用旧球场。到了必须拆除旧球场时,球队在一段时间先租借温布利大球场。这种模式节约了买地支出,但是也将工期拖得无比的长,热刺新主场新白鹿巷球场从开始筹建到正式启用,整整耗时18年、花费10亿英镑巨资。
球场建设费用飙升的部分原因在于建造了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可伸缩草坪,这是英国第一个拥有两块草坪的球场,其中一块草坪用于进行足球比赛,另一块草坪则用于承办美式橄榄球比赛以及演唱会等娱乐活动。足球草坪位于上方,总重量超过了1万吨,但在25分钟之内就可以完成全部的伸缩工作。草坪之下是一个人工平台,可以举行包括美式橄榄球、大型演唱会在内的众多活动。此举也能保证橄榄球、商业演出等活动不会影响足球草皮的质量。
修建中的新白鹿巷球场
热刺扩建新球场的工程其实叫做诺森伯兰开发计划,这个计划于2014年动工,直到今年新白鹿巷将正式投入使用。球场的坐席从原先的36000余人增加至61000余人,新白鹿巷将超越酋长球场(60,432人)和伦敦碗(60000人)成为全伦敦最大的球场。这座被热刺主席列维形容为“世界级地标”的新球场除了成为欧洲造价最为昂贵的球场之外,这座球场最大的特点还在于可以承办美式橄榄球比赛。
新白鹿巷不仅会用于足球赛事,热刺俱乐部与NFL签订了10年的比赛合同,每年会有两场美式橄榄球赛在这里举行。因此,球场的设计兼顾了足球和橄榄球,配备了两种运动所需要的设施,比如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可伸缩草坪,在草坪下面是一个人工平台,适用于多种活动,包括美式橄榄球;还有三条球员通道,一条用于足球比赛,另两个分别为参加橄榄球赛的主客场球队准备。
助推创收!新球场成助推器,热刺上赛季利润创足球俱乐部纪录
新白鹿巷的草坪与看台距离非常之近,超过了任何一座类似的英国球场,这样球迷们可以尽享最佳观赛角度!新球场的南端设计了一座单层观众席,包含17000个座位。近2万名热刺球迷汇聚在南看台,制造出山呼海啸般的声浪,是一副壮观的景象!除了球场本身的功能之外,热刺还在周边设计了许多休闲娱乐活动设施。
新白鹿巷球场已是全伦敦最大的球场
旁边紧挨着球场的一栋新建筑里会有一些极限运动设施,例如世界上最高的室内攀岩墙。球场顶端建造了“天空走廊”,球迷们可以选择在体育馆顶部走一圈,欣赏伦敦的风景。新白鹿巷球场还是一个集合了衣食住行一体的体育集合体,有点类似现在各大城市提倡的TOD。想要去新白鹿巷看球的刺蜜们也不用担心食宿问题,俱乐部会在球场附近建造一个拥有180间房间的酒店,每天早上起来拉开窗帘就能看到新球场的风景。
为了修建这座宏伟的新球场,热刺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节衣缩食的日子,这个赛季甚至没有一个引援,为的就是不影响新球场的开支。热刺之所以如此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也要花费巨资打造新白鹿巷球场的真正原因是收入。在熬过苦日子之后,热刺的收入将大幅度提高,新球场将成为真正的助推器。将主场临时搬到温布利之后,热刺上赛季的收入达到了3.807亿英镑,创造了俱乐部新高。同时,他们的工资单为1.47亿英镑,仅仅是曼联的一半,也比阿森纳少了近1亿英镑。这让他们上赛季的利润达到了1.129亿英镑,超过了利物浦创造的足球俱乐部利润世界纪录。
2016-17赛季,热刺的总收入为3.097亿英镑,而2017-2018赛季飙升了近8000万英镑。这其中,温布利的门票收入达到了4260万英镑,赞助收入则从6070万英镑上涨到9350万英镑,商品收入也明显增加。新白鹿巷球场的启用,会让热刺在2019-20赛季的收入进一步提升,这会有助于球队取得更加出色的成绩。
阿森纳·酋长球场模式
异地新建球场,原址还能建公寓卖钱
原主场海布里球场,修建于1913年。2003年开始在伦敦的阿什伯顿地区修建新球场,得到阿联酋航空1亿英镑的球场冠名赞助。2006年,实际花费4.7亿英镑的酋长球场建成后,阿森纳搬入新球场。酋长球场的巨大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阿森纳的比赛日收入从海布里时的3740万英镑增长到现在的9000万英镑(差不多每场比赛都比以前多赚100万英镑),而这还没包括其他商业赞助收入。
海布里球场被改建成了住宅公寓
此外,海布里球场也没浪费,他们将其改建成的住宅公寓仅在2011年就收入了1.57亿英镑。经济上的成功使得阿森纳在2010年就有能力还完银行贷款,并且以全欧洲经济基础最好的俱乐部的形象出现。欧足联称赞阿森纳是值得其他所有俱乐部效仿的遵守“财政公平政策”的俱乐部典范。
西汉姆联·伦敦碗模式
低价租来“伦敦遗产”,签99年长约捡大便宜
西汉姆联队租借2012年伦敦奥运会主体育场伦敦碗(座位数80000左右)为球队主场,与掌管伦敦碗的英国国企伦敦遗产发展公司签约99年,年租金250万英镑/25场,超过25场每场需额外缴纳数十万英镑。
2014年西汉姆联生生从热刺、莱顿东方等球会手中抢得这个租约,让不少人眼红。此前,西汉姆联拿下伦敦碗花了多少钱一直是个谜。2016年,在英国14个球迷组织组成的游说团体请愿下(近3万人签名支持),法院判“伦敦遗产”公司将租约公开曝光,公众被这份207页租约的细节震惊了:西汉姆联每赛季只需要花250万英镑“租金”,就租用了累计花费纳税人7亿英镑兴建的大型体育设施。难怪“隔壁邻居”、时任阿森纳主帅温格冒着酸水地表示,“西汉姆联真是中了大乐透!”
此前英国政府曾透露,伦敦碗的建筑成本约为4.29亿英镑。为将其改建为专业的足球场,还将需要2.72亿英镑的投入。而西汉姆联作为承租方仅仅负担了1500万英镑。英国前体育大臣理查德·卡博恩借此炮轰伦敦遗产公司浪费纳税人的钱,“西汉姆联仅仅花了1500万英镑的改建成本,还有每年很少的一部分租金,却基本得到了一个成本超过7亿英镑的体育场。”既然自己花费不多,西汉姆联高层干脆大派红利,他们宣布主场迁至伦敦碗后,最低价格的季票降为289英镑,为英超最低。
西汉姆联确实捡了大便宜:按照合同规定,比赛日收入归俱乐部所有;“伦敦遗产”将保留球场冠名权收入20年,超过400万英镑以上将和西汉姆联对半分;场内餐饮50万英镑以上的收入和西汉姆联七三分账;万一西汉姆联降级,年租还将减半。但是伦敦碗毕竟只有一个,捡这种大便宜的机会怕是没有了。
红星新闻记者 胡敏娟 综合编译自《每日邮报》、热刺官网
编辑 包程立
标签:球场 节衣缩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