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瑞典王国是典型的北欧国家,人口仅1011万人,但是人均GDP高达54112美元,有了足够的金钱,瑞典王国就能够负担每年约52亿美元的国防开支(2013年数据),这些军费占GDP的比例约为1.2%。
截至2014年,瑞典总兵力约有6.5万人(包括常规军和预备役),文职人员约2万人。尽管编制人员不多,但是瑞典军工发达,80%的军事物资可自己生产,战时也可动员85万人参战。那么,瑞典常规军的军衔是如何设置的呢?相信一定有部分军迷对此很感兴趣,因此,我们今天就对瑞典军衔进行专题学习和研究。
一、军官军衔瑞典陆军现行军衔由高到低分别是:上将、中将、少将、准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和学员,各军衔都对应瑞典语单词,便于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翻译,比如准将军衔,如果有朋友喜欢翻译或认定成大校,那么就尽管这样翻译,无伤大雅。
瑞典海军、两栖军(Amphibious Corps,其实就是海军陆战队)和空军军官军衔,与陆军完全一样,但是在军衔标志和瑞典语单词上有一些区别,大家可以根据图示自行对照,非常简单。
二、士兵军衔瑞典的士兵军衔很有特点,级别划分比较特殊,在战场上比较不好辨认。瑞典的列兵(Menig)分为5级,分别是列兵、一级列兵、二级列兵、三级列兵、四级列兵,其中前三级对应北约代码的OR-1,后两级对应北约代码的OR-2。
瑞典军士的军衔分别是副下士、下士、中士、上士。士官的军衔分别是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另外,我们暂且将准尉也归为士兵军衔,就可以说成瑞典的准尉分为2级,分别是一级准尉和二级准尉。大家一定已经发现了,瑞典的士兵军衔,其实比军官军衔还要丰富,这也是瑞典现行军衔体系最明显的一个特征。
三、几经变更的军衔体系上述军衔是瑞典在2019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现行军衔体系,在此之前(至20世纪初),瑞典还实施过多达8套的军衔体系。我们按时间倒流的方式进行归纳,分别是2009–2019年的军衔、1983–2009年的军衔、1972–1983年的军衔、1957–1972年的军衔、1949-1957年的作战服军衔、1939-1949年的作战服军衔、1929-1939年的军衔、1910-1929年的军衔。
由此可见,反反复复拿军衔做文章,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军事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断优化作战指挥结构的有效手段。比如,在2009–2019年的军衔体系中,瑞典人将学员军衔区分为不同的年级,这就完全没有必要,因此在2019年统一为一种学员军衔标志。
1824年之前,瑞典军队设置有元帅军衔,但是在1824年之后取消。不过,瑞典在1972年之前,一直设置有名誉元帅(de jure)军衔,1972年的军衔改革,瑞典将名誉元帅也彻底砍掉,毕竟一支6万多人的军队,是根本没有必要由元帅来指挥的,设置一名中将来指挥他们其实就已经足够。另外,在2009年之前,瑞典还设置有类似“大校”的军衔,后来由于要与北约军衔体系保持一致,将Överste 1gr这个军衔取消掉了。
1972–1983年,瑞典的军官军衔没有准将这一级别,直接从大校跳到了少将,大校军衔是4枚小金星,少将军衔是2枚大金星,中间没有过渡,显得非常突兀(如上图所示)。
1957–1972年,瑞典的军官军衔是直接从上校升到少将的,大校军衔是3枚小金星,少将军衔是1枚大金星。
1939-1949年,瑞典的军衔标志区分为作训帽帽徽军衔标志和肩章军衔标志,比较明显的特点是少将、中将、上将使用同一种帽徽。
上图为1923年的瑞典军衔标志,其中的M23军帽非常有特色,与法军的军帽非常相似。
1910年的瑞典军衔标志,特点是大量使用绳结状肩章,帽徽军衔标志还区分为皮帽和布帽两种。以上就是瑞典这100多年的军衔改革基本脉络,我们将其列举出来,便于有兴趣的朋友了解掌握,起到的是以飨读者的作用。
标签:瑞典王国 人口 瑞典 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