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尚霸道,鲁行王道;
齐人重功利,鲁人重礼义。
齐鲁文化的元典阶段经历了千余年漫长的发展过程,那个阶段,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制度变革最剧烈的历史时期,又是中华文明史上由统一而致分裂割据又走向大一统中央集权封建帝国的重要发展期。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就齐鲁文化的表现形态看,应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外在表现异彩纷呈、特色迭出的时期,要用一些简单的语句,静止地概括出在一个剧烈动态变化中的文化特色,并非易事,也难于准确。我们在这里做的是仅就有关文献和实物资料中所反映的齐鲁文化中那些反映一般文化面貌的带有普遍意义的文化特征,作一概括的总结和表述。
一、文化渊源之比较
(一)齐起炎帝,鲁起黄帝,族源不同
炎、黄二族为同起黄土高原的上古两大部族,但“成而异德”,成为两大有姻缘关系的不同文化的部族。大致说来,黄帝为主居中原的华夏族之始祖、而炎帝为夷族及周边蛮夷羌等若干少数民族之始祖。太公封齐,以姜炎氏族文化而立国于滨海东夷之地,比较多地保留了姜炎氏族及东夷土著文化的特性。周公封鲁,而带黄帝之姬周文化来到东夷地,以“变其俗,革其礼”之策,摒弃当地东夷文化较多,而以周文化代之,所以,能成“周礼尽在鲁”的礼乐文化中心。
(二)齐居薄姑旧地,鲁居商奄故地,方国文化不同
周公东征消灭薄姑和商奄势力,齐、鲁始得就封建国。薄姑、商奄虽同为殷商时期的方国,而且现在也没有资料更详了解两国文化的细况及与商之关系。但据有关专家考察,薄姑为姜姓方国,应属炎帝系统,族系与齐同源,为久居齐地的土著族系之一,以鸟为其图腾。商奄,为凤姓方国,以龟为图腾。可见,两国实为文化传统并不相同的方国。其对齐、鲁文化的基础作用和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三)对周文化的贯彻政策不同
姜太公采取“因其俗、简其礼”之策治国,形成齐以东夷文化为主的文化特点。周公以周王之弟封鲁,又为周之礼乐文化的创制者,封国后,采取“变其俗、革其礼”之策以对待原住居民,所以在周之强大文化攻势下,鲁建立了以周文化为主体的文化系统。
(四)齐、鲁两地区东夷文化的差异,是两国文化渊源不同的主要基础
史称之东夷,并非是一个文化统一的部族。虽然山东考古文化被证明从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形成同一个考古序列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说明山东的史前文化是渊源有自、独成序列的。但是,同一考古文化也可能包括起源不同的部落或部族。齐、鲁两地东夷文化的差异,对于形成齐、鲁文化的不同特色,起了更重要的奠基作用。
二、治国理念之比较
(一)齐尚霸道、鲁行王道
汉代刘向在《说苑·政理》中已明确地表述说:“鲁有王迹、齐有霸迹”。齐自西周初,即受周王室之命,对诸侯有征伐之权,已开霸业之端。鲁为“宗邦”之国,有“周之最亲莫如鲁”之说。鲁以王道治国,强调两点:一为礼乐教化,二为重德保民。
(二)齐重士族参政,鲁为贵族专权
就建国目标论,齐国因追求称霸图强,因而自太公始,提倡“尊贤尚功”,重用人才,举贤不避卑贱,尚功多由业绩,逐步形成君主强权下的官僚士族政治体制。齐也有宗室,如国、高二氏,但始终未能在齐长期执国柄,因而,齐国较多产生有为君主,即使是寒微出身如管仲等,都能在齐国得到建功立业的机会。当然,也正是由于齐国政治体制的催生,产生了田氏代齐的政治变局,田氏新兴政权的出现,则保证了齐国霸业在战国时期的发展、延续。
鲁国行王道,因而自周公始即强调“尊尊而亲亲”,重用宗室,排斥异姓。鲁国政权始终掌握在周公的后代手里,形成宗法贵族政体制。春秋以来、鲁国宗室势力发展,以致后来宗法贵族三桓做大,公室卑微,国君权力日削。因而,鲁国历史上,除僖公等少数有为国君外,多为弱主,难有作为。大臣中如臧文仲等著名政治家较少出现,与齐国相比,既未能形成“江代有才人出”的局面,也很少产生在政治上大有为的政治家。
(三)齐国尚变革,鲁国重守成
齐国政治始终处于不断变革发展的过程之中。观齐国历史,就大变革言之至少有三:立国之初,太公以因俗简礼之策治齐为一变;春秋之世,管仲鲜明提出“政不旅旧”“尊王攘夷”等内政外交的重大改革举措为二变;战国之世,齐威王任用邹忌为相,广开言路,以法治齐为又一变。三变而使齐居霸主之尊,始终为一东方大国强国。
鲁国政治家多以“先君周公”之言为立言标准,以周礼为治国准则,孔子在礼崩乐坏的春秋之末,不仅主张“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甚至以“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为大不幸之事。明人赵用贤认为,“善变周公之法者,莫精于管子”(《<管子>序》),而不是任何鲁国人。孟子更提出要“法先王”,就是要效法古帝王的治国之术,更说明邹鲁之人治国,注重遵从前人遗教和传统,注重守成的特点。
三、经济类型之比较
齐在立国之初,太公提出“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奠定了齐国经济重视工商业的基础。春秋时期管仲治齐,进一步实行“士农工商,四民分业”政策,明确职业分工,让工商业能够世代相传。值得提出的是齐重工商,并未带来其他各业的凋敝,而是呈现出各业俱兴的局面,使齐国经济向多元和开放型发展。
鲁国自立国之初,即主要以农业为主,其文化亦建立在农业文化基础之上。由于鲁国重农,平时君臣议政多涉及一些“动不违时,财不过用”之类与农业有关的事,鲁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经济改革——初税亩,也主要是关于农业如何收税的。当然,说鲁国重农,也不是说鲁国没有工商业,但这些工艺很高的手工业,大多都附着于农业,而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工商业生产和商品交换。在历来的考古挖掘中,铜铸鲁币还没有发现,与齐地大量刀币出土形成鲜明对照。
四、哲学思想之比较
纵观先秦以迄两汉时代的齐、鲁哲学思想的主流,其差异主要表现在齐尚道学,鲁尊儒学。
齐从姜太公立国之始,即实行“修道术,尊贤智”之策。所谓“道术”即是因任自然的道家思想。自管仲而后,齐有管仲学派,也有人称是齐法家,实际是道法结合,与秦晋法家大不相同。战国时期,在齐国稷下形成的黄龙之学,亦是齐学尚道的一种时代产物。汉初曹参相齐,以黄老道家之术治齐,九年大治,百姓安集,大称贤相,更说明齐学尚道具有相当的文化基础。
鲁为周之宗邦,以继周为己任,所谓“周礼尽在鲁”。儒学在鲁国文化中的独尊地位,实际上与孔子大办私学、广收弟子有关。弟子大多为鲁人,儒学在鲁国文化下移的社会潮流中,成为鲁国全社会崇奉的思想学说。
五、学术风气之比较
(一)齐学重兼容,鲁学尚一统
因其自然,齐学尚道术,所以并不排斥其他思想的融入,而是不断吸纳和包容各种思想在齐的存在和发展,形成齐学各种思想多家并存,兼收并蓄的形态。一方面,齐人中的思想家,例如管仲似法,晏婴近墨,邹衍属阴阳,淳于髡如道家,公孙丑则为儒家之信徒,总的看,五光十色,均不属于一个思想系统;另一方面,在齐的学术思想发展中,并无一种思想一成不变,一贯到底。从伯禽就封鲁国后采取的“变其俗,革其礼”政策,已见其重一统、排除异说的端倪。春秋时代,尽管天下已临“礼崩乐坏”之境,但鲁“犹秉周礼”,展现出“周礼尽在鲁”的文化面貌。鲁尚一统,也体现在儒家后学对其他各派思想的排斥和打击上。
(二)齐学通权达变,趋时求合;鲁学严守古义,笃信师说
就齐学而论,齐人讲权变,实自太公始。战国之世,齐学趋时求合特点更加彰显。齐统治者在稷下学宫筑“高门大屋”,不论哪家哪派的学者,来者欢迎,走者礼送,甚至封官加爵,让其不处理具体政务,专门议论,为我所用。儒家学说以法古崇古为主张,认为对任何古制的改变都是“礼崩乐坏”,都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的事,孟子更提“法先王”“守先王之道”。所以鲁学信守古义,自然成为儒家的为学传统。
汉之经学传授,齐、鲁之学特点两现,殊为分明。以释经看,齐学博采杂说,趋时求合,好为经作“传”,而其意离本经往往较远;鲁学则好为训诂,往往着意求义。从经生接受经学的角度看,齐学弟子,往往比较通达善变,迎合世俗,甚至有“曲学阿世”之态;鲁学弟子则信守古义,不知变通。
六、思想观念之比较
(一)齐人重功利,鲁人重礼义
宋代理学家朱熹在其《论语集注》中曾评说:“孔子之时,齐俗急功利,喜夸诈,乃霸政之余习。鲁则重礼教,崇信义,犹有先王之遗风焉。”齐、鲁之人,这种在观念上的差异,在周初立国之策上既已体现出来,齐太公提出以“尊贤尚功”立齐,周公提出以“亲亲尚恩”立鲁,这也成为其后培育两种不同观念的政策基础。齐国历史上涌现出了大批建立功业的有为之人,如:齐桓公、管仲、鲍叔牙、晏婴、孙武、齐威王、孙膑、田单、邹忌等,都是齐人重功业的反映。
鲁人喜谈礼义,不大谈建功立业。孔子在《论语》中多次谈礼义,谈礼74次之多,很少讲到如何建功立业。孔子也想干一番事业,但不合乎行为准则“礼义”宁愿不干。即使是极少数像臧文仲且处于有为君主鲁僖公时期的政治家,也主要是能立言垂世,崇德、明礼,以德辅君,少有建立大功大勋。
齐、鲁之人,都追慕先贤,但内容不同。齐人慕祖多羡其功业,鲁人忆祖多思其恩德。齐人理想的是一种“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先利后义的生活。而鲁人追求一种“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的一种见义忘利,近乎超凡脱俗的精神生活。
(二)齐人重才智,鲁人尚道德
“齐楚多辩智”。齐人重视才学和智慧,因而以善辩、好议、幽默、智慧为尚。齐人以善辩为向,如“晏子使楚”,智辩楚国君臣的故事是齐人的骄傲;稷下学宫学者“不治而议论”“喜议政事”。齐人不但在政治上善于改革、开拓、多所创造,而且在齐文化科技上也多所发明。齐国故都城市设计颇多匠心:大城墙西北之排水道口遗址,兼具排水、防敌功能,坚固整齐,科学而完备,显示出齐人的智慧和创造。从《战国策·齐策》记载看,斗鸡、赛狗、赌博等文化娱乐活动,齐人多有新的发明创造,临淄的蹴鞠活动更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运动。
鲁人崇道德。周公讲“亲亲尚恩”,既是讲的“礼”,也是讲的“德”,在周鲁之人的眼里,明礼和明德是联系在一起的,看到“周礼尽在鲁”,就知“周公之德”了。元人陶宗仪著《辍耕录》中记载,鲁人柳下惠夜宿城郭之下,遇一个女子同来避寒,柳“恐其冻死,坐之于怀,至晓不为乱”。这种“坐怀不乱”的德行,恐也是鲁人崇德的一种反映。当然,我们分析齐鲁之人观念差别,齐人重才智,并非不讲德行,而鲁人崇德,并非都无才智,鲁班即著名巧匠,只是两相比较,更有偏重而已。
七、社会风俗之比较
齐、鲁两国分处泰山北南,地理环境不同,立国方针政策各异,久而久之,社会风俗表现各具特色,差异也较明显,分别表现为:齐有尚武之风,鲁有斯文之气;齐俗尚奢侈,鲁俗重俭啬;齐俗长女不嫁,同姓可婚;鲁俗严守周礼,同姓不婚;齐人夸诈放任,鲁人淳朴拘谨。
八、宗教信仰之比较
齐鲁文化之特色反映在宗教信仰上,亦有显著差别。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齐重自然崇拜,鲁重祖先崇拜;齐人将祖先神化,鲁人将祖先伦理化;齐之神与海洋有关,鲁之神与农业有关;齐人相信有神而多方士,鲁人怀疑鬼神而崇祖先。
九、故都文化之比较
齐、鲁两国,自周初立国,分别建都于临淄和曲阜,历经近八百年左右的建设,两个都城都发展成为我国早期城市史上的著名古都。临淄被确定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曲阜则以古都的底蕴及“三孔”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世纪以来,通过对齐、鲁故都遗产进行的多次考古挖掘和探查,两座古城的历史面貌基本厘清。从其两城的文化展现来看,也反映齐、鲁文化不同的特色。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齐都不断扩建,鲁都变更较少;齐城尽显霸业,鲁城合乎周礼;齐为工商之城,鲁为礼乐之都。
十、代表人物之比较
齐文化的代表人物是管仲,鲁文化的代表人物则是孔子。管仲是伟大政治家,成就了齐桓称霸的辉煌业绩;孔子是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开创了我国私学教育的先河。
管仲思想主要由齐国历代政治家传承,管仲学派主张道法结合,兼容各家思想,学派无组织形式,无师承关系,学无所主,与时而进。孔子思想主要由其弟子及后学传承,形成了儒家学派,其思想有明确的主张和完备的理系。上传下承,有明确的师承关系,而且随时代发展,都会有重要理论家出现以发展其思想,在战国是“显学”,汉后则成为中国历代的思想。
标签:齐鲁 特色 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