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9月11日,德军在马恩河战役中失败,战前制定的迅速打败法国的计划破灭,德军退守到埃纳河战线,双方开始进入僵持阶段。

【联军止步埃纳河的原因】

英法联军之所以没能将马恩河战役的战果扩大,主要有以下原因:

①莫努里指挥的法国第6军团在巴黎东郊对德军侧面的攻势太弱;

②英国远征军和法国第5军团穿越德国第1军团和第2军团之间缺口的速度太慢。

一战:德军退守埃纳河,英法互相掣肘,向西迂回打击德军侧背失败

马恩河战役示意图

李德哈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中指出,英军和法国第5军团的穿插速度之所以这么慢,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前进的道路上布满了纵横交错的河川,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英国和法国的指挥官互相观望,缺乏一往无前的勇气。他们都害怕由于自己先进攻而暴露侧翼,都希望友军冲在前头。

李德哈特引用了当时流传在英军和法军中的一首歌谣:

查汉爵士军刀飞舞,只等理察爵士动手。

“我期盼进攻望眼欲穿,我等您也等,等谁?”

“等查汉爵士。”

英法联军没能扩大战果,还有第三方面的原因,那就是没能按照巴黎军区司令加列尼所要求的那样,在巴黎西北方向增兵,攻击德军的侧后翼。

一战:德军退守埃纳河,英法互相掣肘,向西迂回打击德军侧背失败

红色圆圈部分为加列尼要求增兵位置

【英法军队矛盾由来已久】

关于英国远征军与法国第5军团之间的矛盾,那是从1941年8月份开始就产生的,这主要是英国远征军司令和法国第5军团司令私人之间的矛盾。

德军向巴黎方向急速推进时,法国第5军团司令朗雷扎克正在为法国总参谋长约瑟夫·霞飞的轻率命令而恼怒不已,就在这时,英国远征军司令弗伦奇来访,怒气冲冲的朗雷扎克把矛头对准了弗伦奇,他对弗伦奇说:“你们终于来了,不是很快嘛,如果我们吃了败仗,账都要记在你们头上。”

后来,当弗伦奇听说德军已经推进到默兹河,就向朗雷扎克询问,德军下一步的将会采取什么行动。结果朗雷扎克粗暴地回答:“他们为什么去那里?对了,到河里来钓鱼。”

由于弗伦奇不懂法语,双方的对话都要经过翻译转达,但是弗伦奇还是看出了朗雷扎克的无礼和不耐烦。

一战:德军退守埃纳河,英法互相掣肘,向西迂回打击德军侧背失败

英国远征军司令弗伦奇

当德军威胁到法军的前线时,朗雷扎克没有通知弗伦奇,就直接命令法国第5军团撤退了,当弗伦奇发现时,英军已经独自暴露在德军的部队前面,这让弗伦奇怒不可遏。

弗伦奇从朗雷扎克的种种表现中认为,法国人打算让英国远征军吃个大亏,于是他处处与法军划清界限,以免使自己陷入敌军和友军的双重迫害中。

弗伦奇甚至打算带领英国远征军撤退到勒阿弗尔,远离德军与法军的战场,在半岛上建立一个英军自己的防线。

一战:德军退守埃纳河,英法互相掣肘,向西迂回打击德军侧背失败

勒阿弗尔位置示意图

英国参谋总长亨利·威尔逊和英国陆军大臣基钦纳对弗伦奇好言相劝,才终于使他勉强同意继续按照既定计划与法军合作。

【埃纳河两岸的竞走】

1941年9月17日,法国参谋总长霞飞决定再成立一个新的军团,打击德军在埃纳河防线的侧翼。

联军各级统帅普遍乐观,已经开始想象打败德国的美好前景。

早在9月12日,英国远征军司令弗伦奇的首席幕僚威尔逊与法国参谋总长霞飞的首席幕僚贝特洛,已经开始讨论选择什么样的时机越过德国边界:威尔逊认为应该在4个星期后,而贝特洛则认为可以再提早一星期。

一战:德军退守埃纳河,英法互相掣肘,向西迂回打击德军侧背失败

埃纳河战线位置示意图

马恩河使德国速战速决打败法国的计划破灭,埃纳河则使英法联军速战速决打败德国的计划破灭。

法军计划,向西方迂回,绕到德军侧翼,对其进行打击和包围;而德军也同样计划向西方迂回,绕到法军的侧翼,对其进行打击和包围。

结果就是:双方都不断向西方延伸战线,都想包围对方,这种竞争后来被称为“向海岸竞走”。

双方都在各自的战线背后建设了铁道,将自己的预备兵力从防线的一端,横向转运到另一端。

【德军的失策】

从德军与法军在埃纳河沿岸的争夺可以看出,德军在攻入法国后最大的失策之一是:当法军在德军的矛头前节节败退时,德军没有趁势占领法国在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的港口。

英军曾撤退至加来(Calais)、布洛涅(Boulogne)、勒阿弗尔(Le Havre)等港口,甚至将基地移至比斯开湾(Bay of Biscay)的圣纳泽尔(St.Nazaire)。

这显示英国远征军曾对战事的发展有多么悲观,他们还命令前来增援的第6师不要出发,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很快就要被打回老家了。

当德军在埃纳河的防线越来越稳固时,英军的行动就更加困难了。

一战:德军退守埃纳河,英法互相掣肘,向西迂回打击德军侧背失败

德军包围英军的设想

所以,如果德军在突入法国的初期就一鼓作气占领这些港口,英国远征军应该已经成了德军的囊中之物。

德军统帅对战争的见解似乎是把战斗作为唯一手段,而不考虑战略性的占领。

李德哈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中这样评价德军的功亏一篑:德军曾有机会在无须付出代价之下,赢得胜利。但由于当时他们应赢而未赢,一个月之后,他们就必须为此牺牲成千上万的生命。

标签:埃纳 退守 德国 英国 德军